查校网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首页 院校库 考试频道 名师录 资讯频道
  • 高校
  • 中小学
  • 考试频道
  • 资讯
热门搜索: 安徽工程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大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频道 > 心理指导 > 高考生如何在考前16天释放压力

高考生如何在考前16天释放压力

www.chaxiao.com 时间:2013-03-05 16:11:56 来源:查校网 点击:0次

从扬州市心理卫生协会了解到,扬城每年至少有5名考生因承受不住中高考压力而精神失常,考前焦虑已成考生心理常态。本报特别邀请心理专家支招,帮助考生、家长释放压力。

  【相关数据】

  每年至少5人因高考压力而精神失常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王道荣称,据他不完全统计,扬城每年至少有5名考生因高考压力而导致精神失常,目前这一数据仍呈上升态势。

  王道荣介绍,考生在大考前感觉到焦虑,有压力是很正常的,大多数学生在大考前都会有易怒、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导致心浮气躁,学习低效,发挥失常,并会波及到心身健康。王道荣强调说,因压力大导致的应激反应不是心理疾病,是可以调试的,当考生遇到焦躁不安和具有攻击性倾向的情况时,要及时找老师或者心理专家咨询调适。

  王道荣介绍说,考生因高考压力而导致精神失常的事例并不罕见。几年前,一个学生因为受不了高考前的压力,精神上出现了模糊混乱。之后,这名学生因为心理阴影,一直宅在家,不敢见人,生活都出现了问题。

过度看重高考,追求名牌大学

  【两大误区】

  过度看重高考,追求名牌大学

  “认知上的错误是第一位的错误。” 王道荣介绍说,如果考生把高考的“二模”、“三模”在定位上就摆错了位置,那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就容易出错。

  王道荣解释说,很多考生都把高考看得过分重要了,都想着怎么超常发挥,怎么考上名牌,这样的心理本身就是错误的。考试的最高境界是会做不错,慌慌张张不如稳稳当当,心平气和地做题才能轻轻松松地拿分。

  三种自我调试只会适得其反

  应对心理压力其实不仅仅是考生的问题,还有家庭的问题。王道荣介绍,首先,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待和过度敏感,为孩子定的目标过高,这样都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其次,家长如果再对孩子一味批评或者过度的保护都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王道荣说,考生应对心理压力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一味逃避,但这终究是逃避不过的,逃避的结果只能是再次逃避;二是攻击别人,考生压力大了就很容易变得暴躁,对什么都没有耐心,对谁都有攻击性,这样不仅伤了别人也挽救不了自己;还有就是考生在压力大时一味地抱怨,一味地消沉。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释放压力】

  孩子高考压力大,家长应多说“我理解”

  ■压力表现

  担心试题太难,自己考不好

  王道荣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由考试院组织出题,再由专家按照一定比例设置试题的难易程度,有难有易是肯定的,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考的内容还是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

  正确应对:

  踏实复习,一心一意做功课

  针对考生的焦虑心理,王道荣说:“如果考生端正心态,实实在在地复习,考到和自己水平相符的分数是不难的。最重要的是要一心一意做事,不能分心。”

■压力表现

  一心想拿高分,心理状态不稳

  王道荣介绍,当学习难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考试的时候就不能增强拿高分的动机了,反需降低。动机过强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手心出汗等生理反应,同时伴有自卑恐惧、心情烦躁、思维紊乱、容易发火等不良心理体验,从而造成效率降低,发挥失常。

  正确应对:

  相信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

  针对考生的此类心理问题,王道荣表示,的确,要成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动机,“高考拿高分固然要动机,但把握好度更重要,现在大学扩招,相信自己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动机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

■压力表现

  考生情绪大变,易发脾气

  由于心理压力的作用,很多考生反映自身会有一些情绪上的变化,如急躁上火、寝食难安、易发脾气、易起冲突等。王道荣说,“考生情绪上的这些变化是一种正常现象,其实就是应激反应,只要调控及时,是可以很快恢复常态的。但是如果久拖不治,严重者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

  正确应对:

  适当放松,严重者需心理治疗

  那么,考生该如何调节自身情绪呢?王道荣说:“常用调控情绪的方法有放松、宣泄、升华等。最主要的就是让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能够缓解,但如果有严重的不良情绪,而且持续时间长,超过了两周,就要请心理专家咨询了。”

■压力表现

  家长也焦虑,使孩子感到压力

  “所谓的支持系统,其实主要就是家庭方面的支持。”王道荣说,“面对高考,很多家长和孩子一样的焦虑,有的甚至比孩子还焦虑。这样怎么可能会让孩子没有压力?”

  正确应对:

  家长多说“我理解”等中性词

  对于家长朋友应注意的问题,王道荣指出了两个方面:“首先,家长不能揪住孩子的失误大加批评和训斥。其次,家长也不要一直对孩子说‘加油’、‘拼命’这样的词语,最好用‘没关系’、‘我理解’这样中性的词语。”


下一页
上一篇:高考学生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做题
下一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七步法
相关文章
  • 中考高考结束后 如何放松身心
  • 成都理科状元劝诫学弟学妹莫早恋
  • “大脑空白”恢复调整法
  • 考后心理,五大方法来调节
  • 莫小贝高考350分选上戏
  • 为什么一拿起书就想睡觉?
  •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 缓解高三生心理压力的六大策略
  • 校园生活很雷很搞笑
  • 高考体检:如何排解心理障碍
最新心理指导更多
  • 解读中考生压抑 如何使学习变的轻松?
  • 应对初中学生心理难题 家长、老师需对...
  • 调整心理素质 不被备考失误击败
  • 初三生要从失败中挺过来 增强信心
  • 初中生学习生活心理:完美主义心理
  • 中学生心理:什么是心理辅导 如何进行
  • 克服考试紧张的心理学方法:3大招汇总
  • 中考增强信心的九种有效方法
  • 2013年初三生如何打赢中考高分战?
  • 克服考试紧张的心理学方法:脱敏疗法
复习方法更多
  • 2013年高考英语复习:形容词与副词...
  • 名师提醒:明日英语考试 该如何合理安...
  • 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英语考试评析和...
  • 2011年上海高考英语卷阅读分析_查...
  • 2011年上海高考英语:阅读部分难度...
  • 高考英语作文答题攻略_查校网
  • 2013年高考英语百天冲刺:单词是基...
  • 高考十天冲刺:英语答题须注意八大问题...
   
关注我的微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方式:QQ981056181
  • 闽ICP备11014391号-193
  • 来源互联网文章,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